快書包從2010年創立,到今年1月份在微博上叫賣,差不多五年時間,從獨立直營電商到入駐天貓、當當、亞馬遜,快書包在不斷探索著出路。從快書包成立之初,就面臨著巨大的風險,當時同類電商的發源地美國,也沒有此類電商發展起來的例子。業內普遍認為此類電商存在長產品線、低客單價、低毛利、低購買頻次、低用戶集中度以及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,資本市場也并不看好。
快書包在這些年都干了些啥?
2010年6月,快書包成立時,口號是打造“網上711”,主要是銷售圖書,運作思路是運費全免、自建物流和倉儲。2011年,快書包開始在微博上進行營銷,并投入資金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。2012年3月,快書包拿到900萬人民幣融資,開始實現便利店想法擴充品類。這年的數據顯示,快書包員工數量有80人,配送隊伍60人。在整個成本里中人力占到70%-80%,倉儲成本10%左右。2013年,快書包業績達到1千萬人民幣,但沒有找到一個有效辦法迅速提高客單量,這也是徐智明認為最致命的問題。這一年快書包上線了自主研發的PC與移動端系統。2014年9月,快書包的資金鏈斷裂,先是宣布“一小時配送”服務停止,后來在9月大幅度裁員,配送團隊被全部裁掉。2015年1月,徐智明微博賣書包。
快書包之死
徐智明先生自己也總結了許多失敗的原因,“一小時配送”哪怕放在現在,都算是比較難做到的,京東也僅僅做到上午下單下午送達。快書包最初選擇銷售圖書,但是圖書真不需要一小時送達,生活中需要一小時送達的東西并不多,也就是說一小時送達是弱需求。其次,快書包選擇了自建物流團隊,從徐先生描述的情況來看,快書包的配送模式是這樣的:網站的配送站設立在城市的不同區域,每個配送站覆蓋20多km2的配送范圍。一接到訂單,從離送達地最近的庫房發貨,可以保證快速送達;當某個區域的日訂單量提升至100單時,原來的一個配送站會被拆成兩個,這樣,更多的人力、更小的配送范圍,“物流將完全不是問題”。這個模式聽起來真不是問題,實際在運轉過程中,問題就暴露了,因為每天并沒有那么多訂單,這就導致配送員根本無法達到最大的配送量,而麥當勞卻有足夠多的訂單支撐龐大的配送團隊。
資金鏈斷裂
同類型的電商活下的并不多,特別是在京東、當當的競爭之下,盈利情況并不樂觀,特別是1小時配送的服務,配送成本很高,快書包的人力成本占總成本的80%以上。投資人并不愿意投快書包,特別是某投資機構毀約的事情,讓快書包本就脆弱的資金鏈更加岌岌可危。沒錢的快書包無法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及時調轉方向,錯過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。
快書包的“如果”
“如果是最近兩年創立快書包,我不會選擇自建配送”、“如果再有500萬,快書包也許能熬過來”、“(但)對于創業者來說,所有‘如果’都是沒有意義的假設。”這是徐先生的如果,但也如他說的所有的如果對創業者都是沒有意義的。不過對于未創業的人來說,如果卻是很有意義的。
從前文可知,除了徐先生選錯了切入點,第二個失敗點就是物流配送,而同樣是自建物流和倉庫的京東卻活的很滋潤,說明自建物流本身是沒有錯的,錯的是運作模式。徐智明在回憶中提到,他嘗試過用短信通知配送員,但執行效果很差于是選擇放棄。起初他將北京劃為30多個片區,每個配送員負責一個片區,貨物存放在配送員家里。但由于這種模式對人員穩定性要求過高,后改為集中倉儲,這增加了倉儲成本。我們可以看到,落后的管理模式,是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。
快跑者之于”快書包“
B2C短距配送和快遞配送有很大的差別,現在的短距配送多是零食、生鮮、水果、外賣等方面,這就需要許多的點,而且比較分散,如果是自建物流的話,京東沒有問題,但如果是小公司,那就有大問題。眾包模式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,或者和區域化的配送團隊合作,也可以解決。快跑者就是這樣一個開放的短距物流配送系統,眾包模式和自建物流都可以很好在快跑者中實現。
如果有快跑者,快書包當初的人力成本就不會這么高,也沒有后面自建倉儲的成本。快遞公司之所以能活著,就是因為有充足的訂單支撐,互聯網的另一個例子就是凡客,也是自建物流,最后凡客訂單急劇減少,而如風達卻活了下來。為什么?因為如風達脫離了母體獨立運行。快書包的物流團隊就死在這里,如果同樣獨立出去,一個有經驗的配送團隊,比那些沒經驗的團隊要高效的多。物流團隊不光接快書包的單子,也接其他的短距離配送訂單,那么快書包的物流團隊就不是負擔而是一個新的贏利點,還能反哺母公司,讓快書包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活下來。說不定徐智明先生最終還是賣掉了快書包,不過徐先生做了快跑者短距配送公司。
掃碼關注三餐美食,還有更多精彩哦!
編輯:劉先森 | 排版:劉先森 | 作者:汪先生
經銷代理合作:?經銷商報名表
原創文章,轉載保留聯系方式和版權!
三餐美食
提交
客服熱線:028-87593585